您的位置::山煤农业网 >> 粉东洋茶

XML与DAM及网络化跨媒体出版楔叶滇芎

时间:2022年08月30日
XML与DAM及网络化跨媒体出版
以“21世纪知识经济对印刷业的挑战”为主题的第七届世界印刷大会已在北京胜利闭幕,但那些精彩的发言依然记忆犹新,值得重温细思,使人得益匪浅。由于应约已在《印刷杂志》上粗泛地谈了些个人认识与看法,在此就根据《出版与印刷》杂志的读者对象及特点,重点引述一些第七届世界印刷大会上代表的发言及其他参考资料,就有关跨媒体出版的XML与DAM方面的问题,做些传播工作。

一、网络出版的概念与背景

我国出版印刷业从告别“铅与火”以来,20年内前后经历了4次技术革命,现在已向网络出版的目标迈进。

几年前出现的所谓网络出版,当时有2层概念:“基于网络的印刷出版”与“以网络为媒体的出版”,今天已统一为“基于网络的 跨媒体出版”。也就是说,现在谈的不仅是跨媒体出版,而且是基于网络的跨媒体出版。

从国内报社的情况来看,自94年以来已有200多家报社基本上实现了信息一体化电子管理方案,包括采编流程管理、广告管理及制作系统、组版系统、发行系统、电子报系统等。现在报纸版面信息不仅用于印刷,还可直接输出到网络服务器,形成时效很好的电子报纸。由于稿件数据采用标准的XML语言,可供网上浏览。这些都说明我国报业的跨媒体出版已经启动,但在运用互联网跨越时空效应和信息量大等特点及优越性方面,还不够充分。如何进一步通过互联网,充分发挥报社的品牌效应与优势,仍是多数中国报社的愿望。

从国内出版社的情况来看,电子书籍也早已启动,至于通过互联网发行电子书籍,则尚处于起始阶段,为时不久。因为要把出版社的所拥有的书籍内容以电子书籍方式在互联网上发行,必须解决数据格式的归一化、数据网上浏览器、版权保护及出版服务器等问题。现在这些技术问题基本上逐一解决,已可实现图书的传统纸媒体本与电子图书同步出版,初步实现了出版社的跨媒体出版。至于网络化的跨媒体出版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二、网络化的跨媒体出版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要实现网络化的跨媒体出版,既要认清电子化的大方向,也要看到发展中的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有步骤地积极解决。

实现网络化跨媒体出版不仅在软硬件技术及电讯基础设施等方面需要种种必须创造和解决的条件,在社会条件与习惯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并非一下子容易解决,这在我国印刷业的数字化改造过程中并不少见。例如:数字化制作输出与手工折手并存的现象仍很普遍。尽管通过数字化折手的推广,使不少印刷厂取消了在制版工作中占很大比重的手工拼版,体现了节省人力、场地,提高品质效率的优点,可是至今仍保留人工拼版这种传统手工作业的情况的生产厂家,也不在少数。至于实施数字化打样以取代机械打样,其推广普及工作似乎更难。臭越桔从社会外因来说,向客户送样认可的习惯一时难有改变;从印刷厂内因来说,则是数据化管理水平不高,操作人员对新技术的掌握程度不够等,导致打样、印刷之间相互适应性不够稳定等。按理说:印刷业是应用计算机较为普及的行业之一,但生产技术的计算机化与管理方面的计算机化脱节,在印刷业中也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所以要实现印刷出版业的电子化、网络化,尤其是一般的书刊出版社和印刷厂,还须作相当大的努力,并经历一段过程,但这决不该影响我们所认定的技术改造的大方向。现在还是应以完善数字化工作流程(包括生产与管理两个方面)为重点,推动印刷企业的电子化,从而向数字化网络化发展。

三、XML与DAM在网络化跨媒体出版中的重要作用

当传统出版印刷走向网络化跨媒体出版时,除了采编、印制与发行在技术上与方式上的改变外,信息的载体不再是单一的纸介质媒体,信息的组织传播也不再是线性结构,更重要的一点变化是出版信息的生存周期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而发生重大变化。原来,对纸介质媒体的书报来说,信息转移到纸媒体上以后,其生存周期基本上也就由这本书或这份报刊的存在或消亡决定,而且是固定的、呆板的,难以更新补充的(如果要更新补充就得重新编印)。现在走向网络化跨媒体出版以后,数字化信息的生存价值和周期并不随着纸媒体的结束而结束,而是具有基于互联网的第二个生存周期。在这个生存周期中,数字化的出版信息被检索、被利用、被交易、被改写、补充、整理,这也是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必需和优越性所在。跨媒体出版也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发展起来的,在这样的需求下,传统的文档管理和数据库系统不中用了,XML与DAM系统就应运而生。

XML是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的英文缩称,译为“可扩展标识语言”,是解决各种数据格式归一化,从而顺利走向网络化跨媒体出版所不可缺少的语言。当国内报刊要跨上网络发布这匹骏马时,首先就要解决一般的出版数据与网络出版数据格式的归一问题。这一问题在我国并未遭遇严重的技术障碍,主要是得益于当年在设计报社的采编流程系统时,就把当时还处于起草阶段的XML标准选作归一化数据标准,同时还采取将XML数据通过排版软件的软插件植入版面,实现XML数据到印刷的接口。并通过国内自主开发的电子报系统,将XML数据转换成HTML,实现了跨媒体和新闻发布。从1995年10月20日中国内地第一份网上报纸<>出现以来,几乎所有的主要报纸均已实现了网上发布。

XML解决了网络化出版的数据格式归一化问题,但是又如何实现制作一次,发布或重复利用多次的目标呢?况且随着信息量呈几何级数的增长,如果没有一种妥善的管理方法,需要采用可供重复利用的数据时,明知其存在却找不到,结果等于没有保存。所以,当数字化信息的生存周期延长,而信息量又暴增的时候,DAM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显现在世人面前。

DAM是Digital Assets Manegenent的缩称,意为数字化资产管理。它不仅是数字信息存储与管理的工具,并已演进成为互联网时代跨媒体出版系统的核心。其中包括出版信息的XML结构化处理、XML数据的存储、检索,以及出版信息的跨媒体出版等等。

绝大部分常用的文字编辑排版软件至今都是面向打印或印刷的。要把这些软件输出的数据存入DAM系统,就必须转换成XML数据实现归一化处理。能否使这种归一化处理自动化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但目前的技术还未能完全实现这个愿望。于是,一个专门的转换数据格式的数据加工行业应运而生。解决数据格式归一化以存入DAM的同时,对存入的数据进行一定的编辑也属必要,故XML编辑器也是十分重要的工具。

跨媒体出版包括几个方面。把出版信息XML数据化后,配上用以显示的XSLT的样式数据,出版信息在互联网上的发布即可实现,但还未解决XML数据到印刷或光盘的问题。

XML数据到印刷(也就是指到纸介质),目前的主要问题是RIP还不能支持XML输出。现在可行的办法是通过软插件把XML数据直接嵌入到排版软件,由排版软件实现XML数据到PS数据的转换,就可解决纸介质的出版问题。将PS数据转换为PDF,光盘出版问题也就得到解决。

跨媒体出版就是DAM的重要功能和目的。但由于其应用面的发展,涉及的行业今后越来越广,除了报刊、书籍等出版业外,教育、医疗、商业、物业、文艺等等都可能加入到网络化信息发布和应用的行列中来,使广泛的个人或群体从中受益;同时也可根据需要,直接下载,或通过处理进行印刷,或加工成电子媒介,或进行电子商务交易等。这也正说明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发展,前程无限。我们不仅要看其对传统印刷影响的一面,同时更应看到其所提供的新机遇的一面。无论如何,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是基础,是传统出版印刷(也包括包装印红钟杜鹃刷业)所必须结合、依靠的技术。

所以,如果以新的眼光来看这种出版方式的发展,所谓“出版”,就是把有益于社会的信息传递给大众,那么“网络化出版”也决不应仅限于目前所指的出版业,而会更广泛。当然这种发展也决非一步到位的,而且多数会有一个自由的分散的过程,而后发展到成立以宽带网为基础的行业信息处理中心,把信息的提供工作做得更好,同时也实施合理的有偿收费。

四、跨媒体出版目前应用实例

从1995年开始,北大方正就将DAM技术与SGML(标准通用化标识语言)技术应用于跨媒体出版,已开发出中国报业跨媒体出版系统及辞书类跨媒体出版系统。

在新闻类DAM系统中采用了以XML为基本的NITF格式,作为核心数据标准,从而保证跨媒体出版时数据的可行性。并通过XML过滤程序,将记者采写稿件所用软件的输出格式转换为NITF格式,通过XML编辑器对原稿件进行编辑,形成新稿件,实现跨媒体的新闻出版。

辞书类的跨媒体出版系统也是从1995年开始的,当时还没有XML,因而也采用了SGML,这对扩展到互联网出版或光盘出版时实行数据转换并不难。

1999年1月,由人民出版社发起多家出版社参与的“人民时空”正式建立,共有4个平台:出版社平台、网络出版平台、出版信息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目前已有300多家出版社加盟。2000年1月,大蛾眉蕨14家大型出版社宣布通过“人民时空”开展网络出版,并开发出网络出版物制作系统,赠送给加盟出版社,组建网络出版同盟。于此同时,北大方正也相应地推出电子书籍及网络出版的有关技术方案和软件。

此外,最近从报刊上了解到,我国出版业的电子图书项目之一的第一代标准中文电子图书——“掌上书房”已由辽宁出版集团研制开发成功,表明国内的网络出版实质性动作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他们把纸质书经过数字化转换,或直接用其数字化信息通过XML和DAM等技术,转换为电子书,并通过为“掌上书房”提供图书内容资源的“中国电子图书网”,头花杯苋以极高的速度在网上传播和销售。近来又与商务印书馆联手把《新华词典》电子版嵌入“掌上书房”,为读者提糖尿病性葡萄膜炎的饮食宜忌
糖尿病性葡萄膜炎概述
特发性黄斑部前膜的病因
特发性黄斑部前膜的临床表现
友情链接